理论宣讲讲出“百姓味道” 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4-04-01 14:28:34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理论宣讲工作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创新使用“1+2+3+4”宣讲工作方法,打造一个宣讲品牌“青城之光”;建强两支宣讲队伍“新时代讲习团”“理论学习轻骑兵”;拓宽三个宣讲阵地“首府新时代学习讲堂”、基层“学习讲堂”、新媒体“云上平台”;创新四种宣讲方式“宣讲+专题课堂”“宣讲+乌兰牧骑”“宣讲+分享交流”“宣讲+文明实践”,多种渠道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全市理论宣讲工作的一大特色。

创新举办了“理论学习轻骑兵”示范宣讲、基层理论宣讲100讲示范宣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青城之光”理论宣讲团 “身边人讲身边变化”示范宣讲系列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融入首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生态首府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工作之中,紧密结合实际,贴近民生,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好,推动基层理论宣讲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2023年以来,全市已开展宣讲活动5300余场,受众50余万人。

二、主要做法(一)建强队伍,推动理论宣讲力量多元化

扎实推进“新时代讲习团”、青城之光“理论学习轻骑兵”队伍建设。遴选了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优秀领导干部、知名专家学者、各行业领军人物、先锋模范人物充实到理论宣讲队伍。推选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理论骨干,组建道德模范宣讲团、机关干部宣讲团、校园宣讲团、企业职工宣讲团、青年宣讲团、巾帼宣讲团等各行业系统宣讲团,推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高素质宣讲队伍体系。组织机关干部、专家学者、百姓名嘴、“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五老”人员、模范典型、青年先锋、各行各业优秀干部,针对农牧民、城镇居民、企业职工、青年学生、机关干部、“两新”组织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把面向群众宣讲作为提升宣讲骨干理论素质、锻炼宣讲能力的“练兵场”。强化动态管理,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以赛促学、以赛促讲等多种方式推动宣讲员队伍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及时发现、增补优秀宣讲人才,为宣讲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二)拓宽阵地,推动理论宣讲载体丰富化一是

巩固盘活好各单位、各旗县区基层“学习讲堂”宣讲阵地,依托基层学习讲堂 “固定课堂”、村头广场 “身边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在不断丰富理论宣讲形式的同时,打造理论宣讲示范阵地,拓宽宣讲平台,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比如: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举行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理论学习轻骑兵”示范宣讲团第二场报告会,市派驻土默特左旗塔布赛乡塔布赛村“第一书记”、乌兰夫纪念馆讲解员依托村头星火广场,分别以《小广场上的“草原星火”》《三千孤儿的额吉》为题进行了宣讲,宣讲团成员给基层群众分享的一段段感人故事,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和启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起了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打造示范“学习讲堂”,各地区充分结合本地区讲堂实际情况,突出讲堂特色,打造“学习讲堂”品牌,让基层学习讲堂成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的主阵地。比如:土左旗金海区域金华社区志愿小分队结合本地区微讲堂特点,组织开展“小板凳议事”微宣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用最贴近群众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政策解读,将党的理论和政策送到群众身边,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是延伸拓宽好新媒体“云上平台”宣讲阵地,把宣讲与融媒体产品、线上活动相结合,制作微视频、微音频慕课、长图等融媒体产品,推动宣讲通过“奔腾融媒”“青橙融媒”“学习强国”平台、“大蒙网”等“云上课堂”传播,受众20000余人。  

   图片

乌兰夫纪念馆讲解员依托村头星火广场进行宣讲

(三)创新形式,推动理论宣讲形式多样化

统筹各地各级宣讲资源,发挥不同行业群体优势。通过“宣讲+专题课堂”的形式,结合2023年重大主题宣讲,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中展现首府担当作为的目标,讲出创新理论的时代意蕴,讲出创新理论的问题导向,讲出理论与实践的连接点,让理论宣讲更有力。通过“宣讲+乌兰牧骑”的形式,把宣讲与文艺结合起来,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让群众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让理论宣讲更有趣。市委讲师团举办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青城之光”理论宣讲团“身边人讲身边变化”示范宣讲报告会,报告会上,兰牧骑“理论学习轻骑兵”小分队的微宣讲《欠您一个称呼》,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讲述了土左旗张凤仙老人收养六名上海孤儿的故事,听众沉浸式体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期,各族儿女守望相助的情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情景剧、讲故事、呱嘴、快板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理论宣讲更有热度、有温度、接地气,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通过“宣讲+分享交流”的形式,把讲台让给群众,把话筒交给群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面对面交流中向群众阐述党的创新理论、畅谈发展思路,让党的创新理论走入群众心里,让理论宣讲更有味。回民区攸攸板镇以“听得懂” “坐得住” “记得牢” “传得开”为目标,创新宣讲模式、突出分类分众,打造口袋公园、凉亭绿廊、田间地头等特色阵地,开展板凳座谈、“围炉夜话”等微宣讲,用“乡音”传递“党音”,把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送到百姓身边。通过“宣讲+文明实践”的形式,依托各旗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宣讲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走出文明实践的新路子,让理论宣讲更有形。

图片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青城之光”理论宣讲团“身边人讲身边变化”示范宣讲报告会上,宣讲员通过微宣讲的形式讲述呼和浩特发展变化

(四)健全制度,推动理论宣讲实践常态化一是

加强制度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委讲师团工作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工作规则》文件精神,明确宣讲工作职责、宣讲内容、工作队伍、工作制度,完善了宣讲保障机制。对各宣讲团骨干成员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培训、定期考核,推动宣讲员队伍常态充实更新。

二是强化激励引导。组织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示范“学习讲堂”、理论宣讲报告、理论宣讲微视频评选活动。举办2023年呼和浩特市理论宣讲大赛决赛暨基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通过理论宣讲、知识竞答、即兴演讲等多种比赛形式深入挖掘优秀基层理论宣讲员,不断充实宣讲员队伍,进入决赛的10名选手被聘为“青城之光”理论宣讲团成员,纳入了理论宣讲队伍,开展常态化宣讲。健全市级宣讲骨干宣讲示范机制,发挥“理论学习轻骑兵”“青城之光”理论宣讲团“微宣讲”示范带动作用,把“被动式”宣讲变成“主动式”参与。

三是严格过程管理。下发重大主题宣讲方案,定期下发宣讲资料,明确宣讲内容,推动宣讲任务落实落地。按照重大主题宣讲,宣讲前沟通报备、宣讲中跟踪报道、宣讲后报送宣讲情况,实施宣讲活动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把准政治方向、提高宣讲质量,推动各类宣讲逐步逐级、持续深入开展。

图片

举办2023 年呼和浩特市理论宣讲大赛,宣讲员以《齐心协力建包钢》为题,进行宣讲。

三、工作成效呼和浩特市以打造 “青城之光”理论宣讲品牌为抓手,统筹全市理论宣讲资源、创新理论宣讲形式,全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走深走实、落地生根,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理论学习轻骑兵”、行业宣讲团等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七进”宣讲,在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上下功夫,用群众听得懂、坐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话语,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说明白,使理论宣传阐释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鼓士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理论学习轻骑兵”示范宣讲团报告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层理论宣讲100讲示范宣讲团报告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青城之光”理论宣讲团“身边人讲身边变化” 示范宣讲团报告会,来自不同行业的基层宣讲员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宣讲主题,用百姓话说百姓事,用生动的语言讲清道理,把“大道理”寓于基层发展的“小故事”之中,以对话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快板儿、呱嘴、说唱、情景剧、讲故事等多种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赢得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2023年,中共呼和浩特市委讲师团被中宣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2023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四、工作启示呼和浩特市委讲师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聚焦“谁来讲”“讲给谁”“讲什么”“怎么讲”四个关键环节,着力推进基层宣讲走深走实,提升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力,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严把宣讲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党的创新理论能够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需要有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素养过硬的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发挥好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党的创新理论准确地传递给群众。不管是用什么方式,对什么对象宣讲,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思想、观点、战略、举措都要从整体上把握,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宣讲,避免片面性、简单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二是创新多样化宣讲形式。在有效运用传统的宣传宣讲方式方法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时代传播新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经验传承与方式创新相结合。要在继续运用举办学习讲堂报告会、编写理论读物、开办理论宣传栏等传统理论宣传方法的同时,努力将理论宣传普及融入新闻出版、视频展播、文艺演出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做到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传统平台与新载体相结合。统筹用好文化场馆、红色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职工之家等载体,创新用活“宣讲+乌兰牧骑”“宣讲+分享交流” “宣讲+文明实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确保取得扎实成效。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结合。要在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作用的同时,制作微视频、微音频、长图等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传播,推进网上网下齐头并进,建立全方位、数字化、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

三是运用通俗化语言阐释。基层宣讲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就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通俗化的方式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才能使其真正深入人心、走进群众。实化内容。深入调研,了解基层干部群众感到疑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紧密联系工作、生活实际,把理论宣传同人民群众工作、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做到有血有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活用语言。要充分考虑和照顾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接受程度,善于用群众话语、方言俗语、生活话语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可感的数字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回应关切。找准理论与群众交互的共鸣点,紧密结合干部群众最关心、 最现实 、最迫切的话题进行宣讲解读,回应和解决群众的思想困惑与现实诉求。(内蒙古政研会供稿,作者: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呼和浩浩特市委讲师团)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微信公众号  编辑: 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