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企业 强思政 助发展丨中铁一局:劳模之光引领“永争一流”

时间:2023-06-16 18:44:29

新中国成立后的西北第一条铁路干线——天兰铁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在中国铁路网发展的重要节点上,总能看到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一局)人的身影。近年来,中铁一局建设的触角不断向前,不仅覆盖了铁路、公路、市政公用、建筑工程等施工领域,还把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于建造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9b8164da107c3cdd24ebd561d2ad5c68.jpeg

“进企业 强思政 助发展”走访调研活动记者、专家一行走进中铁一局。

6月14日,“进企业 强思政 助发展”走访调研活动记者、专家一行走进中铁一局,探索企业历经七十余载、仍有活水来的内在源头。

英模辈出引领砥砺前行

切割钢板、绑扎钢筋、焊接钢架、吊装物料……在西安市碑林区乐居场路旁,由中铁一局三公司承建的碑林区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及全民健身中心(简称三馆一中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脚手架上,“创新引领 智慧建造 助推高质量”标语高悬,与中铁一局“诚信创新 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一脉相承。

施工生产一线热火朝天,而在工地上的贺琪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大家伙儿同样干劲十足。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为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d6ef7abb536e7c10c30c00074b726baa.jpeg

三馆一中心项目施工现场

2022年,在进行长螺旋压灌桩施工时,陕西省劳动模范贺琪突然发现混凝土超耗严重。“时间就是金钱,我立即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合理管控、强化施工工艺等一系列措施。”贺琪说,经过技术攻关后,成桩充盈系数合格率从之前的97%提高到100%,有效控制了混凝土浪费,节约了成本。

像这样集结成员力量,不拘泥于工作室实体,随时随地创新解决现场生产建设难题,已成为陕西省劳动模范贺琪的一种常态。在他的带领下,成员们积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攻坚克难,探索技术,培养人才,发挥“无形智库”作用,为项目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保障。

54fd58d6a5a05dd616fe2883fc558b42.jpeg

中铁一局荣誉墙

贺琪只是中铁一局英模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七十多年来,中铁一局以火热的建设工地、平凡的工作岗位为沃土,培养和选树先进典型,让一个个英模的种子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中铁一局退休女职工、“新中国第一位女推土机手”胡友梅是电影《马兰花开》的人物原型,在艰苦的岁月里,她毅然投身于祖国建设中,成为了新中国妇女解放的时代楷模。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工窦铁成,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自学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级技师,他凭着过硬的本领和工匠精神,先后荣获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数十项荣誉,成为中国基建工人的一面旗帜。

中铁一局五公司测量工匠技师白芝勇,先后完成了20项国家专利及31个项目攻关,参加的秦岭特长隧道、乌鞘岭特长隧道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的外业测量及内业处理全部一次性验收通过,获得优质工程。据了解,白芝勇先后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首届央企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等,他苦练本领、钻研技术的先进事迹,引领着中铁一局员工争当“大国工匠”的企业风尚。

2b18c713f93a91591b4547048ffc0a2f.jpeg

中铁一局企业展厅内展示的公铁两用架桥机模型

除此之外,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新运公司高铁铺架队长郝铎,陕西省工人先锋号、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向阳花”信号女子班组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和先进集体,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工作,用汗水和智慧书描绘出“诚信创新 永争一流”的中铁一局风采。

据了解,中铁一局先后有25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5个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有545人次获省部级劳动模范荣誉,他们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铁一局人,引领着企业不断发展。

用创新引来永争一流的“源头活水”

在三馆一中心项目工地,由于项目是临近住宅楼的民生工程,施工空间狭小,大楼的结构也比普通住宅楼复杂许多。三馆一中心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邹峰告诉记者,“如何调度大量的建筑物料和人员的进出,如何布设楼内复杂的通风、强弱电、信息化系统,满足不同楼层功能设计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在施工组织管理上遇到的考验和困难。”

8868b34e8f5e6f1f1b72c78a20158524.jpeg

“进企业 强思政 助发展”走访调研活动记者、专家走进三馆一中心项目工地。

为此,一个数字孪生工地——“智慧建造中心”在工地旁被迅速搭建起来。简单的箱式房内,配备着中铁一局自主研发的各类智能管理系统——BIM技术、蜂鸟盒子、智慧工地、智慧劳务、数字工地等产品。从塔吊安全运行、塔吊工效监控、到项目地基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等各项施工进度,它们通过集成现场硬件设备信息,把施工信息一应俱全抽象细化成屏幕上实时更新的数据,提高施工效率,保证项目安全推进。

69d10669b22cb5c9e6ddcab9d4a2ca32.jpeg

“进企业 强思政 助发展”走访调研活动记者、专家一行参观智慧建造中心。

这类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的创新应用也被中铁一局推广到建筑施工项目领域中,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让中铁一局迎来了新的时代挑战。

“今年,我们在沪渝蓉高铁项目海门北站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为引领,打造了集办公驻地、产业工人社区、智慧钢筋厂、智慧工地多元一体的智能产业基地,进一步践行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中铁一局三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苏永刚说。

扎根广泛实践的土壤,中铁一局积极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的工程应用,并且成功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住建部智能建造优秀服务案例、陕西省工信厅工业互联网平台优秀案例、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推荐企业案例等,有效发挥了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292e9a2ad25ce1200bd77a4e0ef140cf.jpeg

“进企业 强思政 助发展”走访调研活动记者、专家一行走进中铁一局。

用创新力量为企业引来“源头活水”,引得后浪竞涌,也为中铁一局永争一流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截至2022年底,中铁一局累计有100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拥有有效专利860余项,共获得鲁班奖27项,詹天佑奖2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0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19项,省部级科技奖428项。

未来,中铁一局也将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聚焦人才培养、集智创新和项目建设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落实企业战略规划,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以“诚信创新 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诠释“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

(记者 郭佳欣 苏静萌)

来源: 三秦企业文化网  编辑: 胡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