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个精神” 争当劳模工匠成为一线职工

时间:2023-05-22 08:42:51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持系统谋划、守正创新,充分挖掘职工潜能,让职工讲给职工听,用第一视角把“三个精神”宣传教育送到厂矿车间、送进职工群众心里,激发广大职工争先创优热情,崇尚劳模工匠、学习劳模工匠、争当劳模工匠成为自觉追求。


小人物营造大氛围。大力弘扬“三个精神”必须要有一支骨干队伍。我们改变单向灌输方式,由职工带着耳朵听变为主动上台讲,让职工成为宣传教育的主角,充分调动起广大职工积极性主动性,掀起了大宣讲、大学习、大引领的浓厚氛围。一是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创新推出《关于加强新时代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实施意见》,系统开展“组建一支宣讲队伍”“推出一系列精品课程”“命名一批教育基地”等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工程,逐级成立理论宣讲、网络宣传、阵地建设等工作专班,纳入年度工作安排、拨付专项经费保障,分兵把口、协同推进,市县企三级联动,构筑起了千企万人共同参与宣传教育大格局。二是健全队伍双向推进。建立了一支由资深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型职工宣讲队伍,在重要时间节点及时阐释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同时,组建了以市区工会主要负责人+劳模工匠宣讲团+基层工会骨干+基地宣讲员+职工艺术团+心理关爱服务团+法律援助律师团七大队伍为主体的宣讲队伍。“1+7”宣讲队伍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宣讲模式,既保持了宣讲“有高度”,又确保宣讲“接地气”。三是培育品牌强力推进。精心打造“劳模工匠宣讲”品牌,遴选出一批政治觉悟高、表达能力强、热心宣讲工作的先模进行重点培养,开展理论知识、演讲技巧等培训,组织专业人员打磨材料、反复试讲,打造了一支拉得出、懂得讲、善于讲的劳模工匠宣讲队伍。与市委讲师团共同开展第三轮巡回宣讲,深受基层工会和一线职工欢迎,预约宣讲不断。“全国劳模”、中集来福士管道工杨德将,“齐鲁工匠”、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焊工刘伟先后在全省“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百姓宣讲中夺得一等奖。


小视角揭示大道理。弘扬“三个精神”的关键就是身边人讲身边事。我们充分考虑一线职工的实际接受能力,准确把握宣讲关键点,用职工听得懂、记得牢的语言、形式和方法,让“三个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突出宣讲政治性。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任务,广泛开展“十九大宣讲进企业”“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系列宣讲活动2800多场次,宣传教育与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广大职工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突出宣讲广泛性。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活动,叫响做实“情系职工——文化送基层”品牌,每年到重点项目工地送理论宣讲、红色电影、文艺节目130多场次。每年5-9月份,市区两级举办广场系列活动200多场次,带动基层开展活动1万多场次,严肃的教育宣传和职工文化生活契合推进,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突出宣讲实效性。准确把握每位先模人物最闪光的“点”,充分发挥岗位领衔人的“宣讲员”和“示范员”作用,突出精神和技艺“双传承”,1800多名最美一线职工、职工职业道德标兵、技术创新能手和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常年活跃在企业车间、厂矿班组、社区学校,开展各类宣讲1.3万多场次,赶学比超、见贤思齐成为广大职工自觉行动。


小舞台汇聚大能量。阵地建设决定教育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坚持职工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整合优势阵地资源,让“阵地”伴随职工左右。一是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精心筹划建成“光荣传统——胶东根据地工运陈列馆”,成为全国首批27家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以此为龙头,我们择优命名了30家职工思政引领基地,辐射拉动全市3400多个职工书屋、创新工作室、职工之家等实体阵地,开展教育宣传、学习交流和集中研讨。二是灵活选用宣讲场所。结合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基层工会将宣讲场所搬到车间班组、企业班车、职工公寓中,灵活运用座谈会、班前会等形式,让职工随时随地接受感染熏陶。一系列基层工会宣讲品牌如雨后春笋,“红心快递”“红色巴士”穿梭城乡,“口袋书屋”“红色长廊”遍布企业厂区、“思政大街道”“红色工地”等扎根一线,党的声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三是拓展网络宣讲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理论宣讲,将大讲堂与微课程相结合,创作推出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融媒体产品,开通了“红色之旅”线上学习路线,开辟了劳动筑梦演讲厅、先进事迹宣讲厅、职工大讲堂等新媒体引领平台,吸引了全市200多万人次参与,“云上”宣讲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山东省政研会供稿)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编辑: 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