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辩证考量及其意义价值

时间:2023-07-14 08:36:16

      作者:梅梦索(北京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现代化新道路,既与西方传统的资本中心式、两极分化式、物质至上式、扩张掠夺式的现代化老路相区别,又独具自身特色,彰显了更坚实的伦理根基、更优越的价值诉求、更显著的进步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发展,是对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发扬,是对人类文明形态提供的中国式解读和新方案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内涵摒弃了西方现代化发展所遵循的单一、片面、静态的形而上逻辑,转向辩证逻辑,正确对待人口数量与质量、增长与分配、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新路内涵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延伸、对世界现代化意蕴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正确看待人口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对推动人的全面自由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是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创造力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人口要素既包括人的数量,也包含人的质量。中国人的现代化才能造就中国式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最大财富是人的天赋及其创造力,在改造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是根本出发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则是最终归宿。在实践中,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精神文化不断演化发展,从而指导人的行为活动、生活方式,进而不断建立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逐步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但人口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升并非对等的线性相关态势,因此现代化建设必须既保证人口数量又兼顾人口质量,统筹当前与长远。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必然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为世界80亿人口的进步事业作出贡献。因此,想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解决人口数量增长与人口质量提高之间的关系,要准确把握人的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演进阶段中有针对性地提升和完善人的现代化素质,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之间的关系,对推动形成现代化发展长久动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个方面找准现实平衡点,以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美好生活。长期以来,如何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如何处理增长与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所共同面对的一个主要难题,也是阻碍各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解决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又经过新时代以来的接续奋斗,消除了绝对贫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得全体人民具备现代化基本生活条件。然而基本温饱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共产主义。共同富裕才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这一理论逻辑阐释了每一个个体都具有享受现代化成果的正当权利。脱离物质增长的财富分配会陷入绝对平均主义,自然不可取;同样,只谈物质增长而忽视财富分配原则会导致两极分化,亦是应当拒斥。错误处理增长与分配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将会削弱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造成现代化进程停滞不前。故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内涵既注重增长又重视分配,坚持先行先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劲的内在驱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正确平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对坚定现代化方向不偏离有重要意义。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不仅强调现代化国家的建设需要强大物质基础和深厚精神滋养,同时还要求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任何一方的偏颇都将影响整体方向的改变。忽视物质条件为前提性条件,则精神发展无从谈起,将退回茹毛饮血、蛮化未开的史前史;忽视精神文化的深层价值,则会陷入浅薄的物质主义,无异于倡导金钱至上、资本唯一的西方现代化。物质的充实且精神的富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意味着个体能够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平衡状态,体现了物质资料和精神灵魂于具体个体上的高度契合,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持续发展与久安长治的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不断夯实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也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辩证、全面、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才能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才能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

  中国式现代化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人类整体历史文明的发展具有浓墨重彩的意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遵从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也是从马克思的系统观念出发,将人类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须臾不可分割。西方过去的现代化曾简单地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却无一例外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不同于以破坏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反对对自然的过度开发、无节制索取和铺张浪费,有效避免焚林而田、竭泽而渔、贪小失大的恶果,为子孙后代留下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智慧的伦理追求。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深刻把握了经济社会运转与人类自然探索之间的内在规律,改变了长期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对立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自然观理解范式,从而谋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荣共生、协同发展。中国走的是一条更全面、可持续、高质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当前和长远,有助于团结世界各国解决当前日益显现的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并推动实现绿色、美丽、健康地球的长久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正确协调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具有重要贡献意义。我们历来知晓,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它更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人民与每一个世界角落的人民的共同夙愿。过去,西方的观点始终认为,发展必须要依靠武力,只有通过殖民侵略、称霸扩张才能建立起本国的现代化。然而中国给予的答案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与发展齐头并进的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神话迷思。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平与发展这种协和万邦的思想精神以正确义利观为价值依据,不以牺牲他人的安全为代价发展本国社会,也不以和平为唯一旨归因循守旧限制本国发展。不同于以战争侵略、殖民掠夺实现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显现了其超越性,反对扩张主义、殖民主义和保护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与发展的逻辑处理打破了重利轻义的发展模式,也反对一团和气的和平原则,给世界上其他一些既想快速发展同时又想保持独立性的新兴国家和民族提供新的现代化选择模式。新征程上,中国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辩证思维是其中扎实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可以想象,一个拥有着14亿多人口要高素质迈入现代化的大国、一个曾经贫穷落后备受挨打要崛起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国、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的大国、一个要跳出以破坏自然来发展经济框架模式的大国、一个不想把自身繁荣发展建立在他国和平安全基础之上的大国,想要实现现代化绝不是简单轻松的。全国上下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万众一心,以空前的团结推进空前的事业!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编辑: 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