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明确主攻方向 以链式思维推进重点产业发展

时间:2023-06-11 10:46:34

中车零碳产业园项目引进、延长石油富县电厂一期1号机组项目建成投用、千万吨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成功储备……今年以来,延安市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进一步扬起大抓项目、大抓投资的良好势头。

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周“解扣”会工作机制,是延安市在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工作要求和具体部署的基础上,创新建立的一项工作机制。

6月9日,延安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刘凯介绍,此项工作机制着眼解决项目招引、谋划、落地、推进、建成等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调度工作进度、纠正工作偏差、提出工作要求、现场交办任务、解决具体问题,推进项目科学谋划、快速落地、尽早开工、如期建成。截至目前,延安市已召开13次周“解扣”会议,共研究34个议题,交办任务120项,其中65项已办结、55项正在有序推进。

营商环境建设是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效补齐自身短板弱项、充分体现工作特色亮点,延安市确定了营商环境突破年“338”工作目标,即紧盯三个重点服务对象,为企业服务、为项目服务、为群众服务;聚焦“三个突破”,紧盯改革任务、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吸收借鉴先进经验,率先突破、聚力突破、集成突破;开展提升办事便利度、提升投资吸引力、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等“八个专项行动”。

为全面加强对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延安市及时成立了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及八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领导小组抓总、专班统筹、专项工作组分工负责、各县(市、区、管委会)和市级相关部门具体落实的“1+1+8+N”组织领导体系。

此外,延安市建立成效评价机制,充分运用“周推进清单”,对各县市区、各专项工作组、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工作完成情况定期进行评价。对工作成效明显,特别是在“三个突破”方面形成的典型经验做法,及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复制。

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统计、信访等方面成果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开展“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活动……延安市坚持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通过教育培训、典型引领、实践锻炼,锤炼干部过硬作风,激励干部在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等任务中挑重担、打硬仗。

“我们依托陕西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和市委、县委党校,发挥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作用,开发4大模块207门课程。同时,我们充分用好75个现场教学点,开展主题培训,组织重温‘窑洞对’启示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延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高建华介绍。

近年来,延安市大力发展高端能化产业、特色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延安市扎实做好煤油气“后半篇文章”,推动能化产业向精深加工、高端化发展,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等186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坚持文化旅游兴城,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加快建设,“十三五”期间,游客突破2.5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苹果收入占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1%、可支配收入的27%,苹果产业成为延安市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多的特色产业。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明确主攻方向,坚持以链式思维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链、优势产业延链、短板产业补链、新兴产业建链,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严汉平说。

(记者 王姿颐)

来源: 陕西日报  编辑: 辛思捷